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爱股网 门户 行业研究 查看内容

多晶硅一个亟待破解的产业困局

2012-5-18 17:39| 发布者: 采编员| 查看: 4853| 评论: 0|原作者: 张亦帆|来自: 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   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及上游的多晶硅行业,其高度的资本聚集和成熟的研发技术在推动行业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预示着目前新兴产业发展的尴尬变局。   光伏行业发展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破解光伏产 ...

  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及上游的多晶硅行业,其高度的资本聚集和成熟的研发技术在推动行业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预示着目前新兴产业发展的尴尬变局。

  光伏行业发展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破解光伏产业发展的困局?为此,我们专访了被誉为国内“光伏新能源第一人”的全国政协常委、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

  观点一:“根源在于短期供大于求”

  问: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多晶硅的主流价格暴跌七成,你觉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刘汉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行业进入了一个非常寒冷的“冬天”。主要原因包括欧债危机引起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经济预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整个欧盟推广和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力度有所减弱,美国和中国市场启动速度相对偏慢,加上国内过去几年产能上升的速度比较快等,几方面原因结合在一起,使得行业相对供大于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行业内绝大部分企业经营上遇到一些困难。

  问:针对目前国内多晶硅的情况,今年以来,包括工信部在内的多个部门及协会都跟企业进行了座谈和商讨,有些什么样的最新信息?

  刘汉元:在行业目前所处的发展时期,大家就如何通过企业联盟、政策配套等方式来促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进行了一些商讨,而工信部及相关部门也对这个行业有了更积极、更确切的支持和信号。

  观点二:“产能过剩是个伪命题”

  问:有外界质疑,目前多晶硅乃至整个光伏产业的危机跟几年前地方政府为追求GDP增速而鼓励企业盲目上马项目,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有关。您如何看?

  刘汉元:过剩与否,关键是我们从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站在静态或者站在计划的角度去看,这确实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但是市场机制下,缺什么就一定会有人去生产什么,尤其是有广阔市场前景、有阶段性巨额利润的行业或产业,一定会吸引各种资本大量涌入。所以今天在检讨和反思行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更倾向于大家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客观地看待这个现象。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客观地从市场自身的角度看它形成的原因,少批评、多呵护,多指导、多建议、多积极推动社会氛围和政策导向的形成,更加包容任何一个新兴产业发展初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共同促进行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

  问:您觉得应如何看待目前的国内光伏应用市场?要做好什么样的前期准备?

  刘汉元:对于国内来讲,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空间远比欧盟市场大得多,每年用电新增量和存量都远大于欧盟所有国家之和。就国内而言,维持外销和出口,积极占领国际市场这是一条腿;另一条腿一定是做大做强国内光伏市场。对于企业来讲,需要思考自身怎样真正做强、做大;我国的光照条件、光伏资源比德国等世界上绝大多数光伏大国条件优越得多,当然有充分的条件和理由加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但如何真正加快国内市场的启动,尽快让国内这条腿长粗、变强,真正担当大任,是当前市场环境下政府及行业亟待回答的重要问题。

  观点三:“产业需政策配套和支撑”

  问:新能源在欧美推广速度很快,但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速度却略显迟缓,你觉得具体原因是什么?

  刘汉元:问题的核心在于光伏产业缺乏政策配套和支撑。从过去若干年来看,欧盟前期市场的有效启动,有赖于政府以0.4欧元左右的收购价进行了电价补贴。也正因为经过了这样一个政府培育的时期和必要过程,欧盟光伏产业的设备制造水平、工艺制造水平得以大大提升,规模化效应得以充分发挥,使得生产成本和传统能源用户端的价格非常接近。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主要新能源中一种经济、清洁、环保、可永续的人类理想能源,是确保我国未来能源安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个人未来生存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目前我国光伏产业正处于发展瓶颈的关键阶段,国家有必要从政策上、法律法规的制订上给予这个行业、这个产业以真正的支撑和倾斜。

  问:从政府的角度看,你觉得具体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刘汉元: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我们已多次提出过这些内容,一是国内光伏上网电价的确定;二是在政策上进行必要的引导,鼓励国内资本、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推动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适当放开下游的行政审批,不是完全放开,这里有一个节奏把握的问题,但在发展规模的确定上应更加积极和乐观,因为相对未来的能源需求讲,目前的应用才刚刚开始。这次两会上,我在提案中提出了确定光伏发电安装规模的最低数,或者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调整规模等建议。

  观点四:企业需要自救

  问:从企业的角度看,目前行业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以化解这场危机?

  刘汉元: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如果一次性只建一条生产线,没有后续的工程,改进和提高的速度受到影响,或者中间改进不足、优化不充分,企业的生产成本将面临很大的压力。凡是后期工程的,技术上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生产成本、能耗水平将大大降低,产出的效率会大大提高,这个发展的过程和适当发展的速度,实际上为企业和行业提供了自我改进、自我优化、自我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比较优势的,能够维持自身持续生产的,怎样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生产工艺,不断改革产品路线,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事关自身在行业里面比较优势的形成和持久的生产经营,也事关企业自身在当前和长远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同时也在思考,如果国内多晶硅行业和企业能够通过市场机制,或者必要的时候通过行业和政府的引导与撮合,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强强联手、扬长避短,最终形成有规模、具备雄厚竞争能力、综合优势明显的三、五个,甚至十个、八个光伏产业的“航空母舰”,这反而得益于这次的寒冬为大家提供了切入的机会。以目前的技术和转换效率,如果我们国家在金融政策上相应地给一部分支撑,现在的电价就能够控制在6毛钱到8毛钱之间,这已经具有充分的经济性,而且它没有环境的不可持续和二氧化碳排放上的压力,对我们来讲已经足够经济。

  问:如果控制到6毛或8毛,和传统的煤电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吗?

  刘汉元:基本上能相提并论,但是像刚才说的西部这些光伏电站的建设,与用电区域还有很长距离,所以仍然要靠西电东送的骨干网络,相当于我们建设若干个、若干条东西部高速输电网络来解决西电东送的问题,当然它也会产生环节中的投入成本和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损失,但是均衡下来以后仍然比较经济。

  问:目前中国多晶硅生产的技术和设备跟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到底还有多大的差距?

  刘汉元:5年前有很大差距,5年后的今天,国内先进的企业和先进的生产线几乎可以与之相提并论,部分企业甚至还优于他们,而且不止一点点。大家知道,由于多晶硅生产本身要求系统无任何泄漏,否则会影响产品品质,因此在设备的密封性,运行的连续性、稳定性方面有很多很高的要求。这也是过去几十年来国内相关机构对国外技术引进消化或仿制生产都没能真正形成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原因。当然,除了技术上的难度和受到技术封锁之外,也与国内当时的制造水平,工业控制管理水平加上机制和体制原因有关。所以,四五十年来我国一直游离在多晶硅主流市场之外,尽管我们用了很多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也分享了计算机、手机等等带给我们的现代文明,但是核心材料上面,我们几乎没有在主流市场上拥有过哪怕一吨多晶硅。因此,从积极的角度来讲,近5年时间,我国各种民间资本和社会上的投资者大量投入这个行业,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的多晶硅产量2011年已占到全世界的将近一半,先进的企业在能耗、物耗、环境治理上面几乎和美国、德国、日本的企业完全相提并论,并处在一条水准线上。所以,对于整个行业来讲,能够在几年内把国外封锁了几十年的技术全部消化并完整掌握,分享了发达国家垄断和统治几十年的市场份额,行业的建设者、参与者、支持者感到非常自豪、非常骄傲,我们大家也应该为他们感到自豪和欢呼,这个进步和成长是非常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观点五:这是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

  问:最后一个问题,您如何展望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解读其在我国及世界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刘汉元:纵观近现代历史,每次经济萧条后的复苏,都会出现一些新技术、新产业和新观念,从而推动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在本世纪,光伏技术基于其技术先进性、资源无限性和绿色环保性等特征,无疑是下轮产业技术革命的核心。展望未来20-30年时间,光伏发电的普及过程将支撑中国未来超过房地产产业规模这样一个大的新兴产业的形成。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典范,这不仅对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大贡献,还能充分展现一个泱泱大国风范,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世界意识和全球胸怀,从而真正让世界从内心感受和认同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最终普遍欢迎、接受和容纳中国的和平崛起,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记者 张亦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4-4-25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