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35|回复: 0

2010~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概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3: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iguuu.com  2012-02-08 16:00:48  新浪博客  姜广策

编者按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在京颁发了2010"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该奖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公认的最高科技奖励。“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等8个项目获得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防治技术及推广”等7个项目获得201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这些一等奖获奖项目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突出创新,追踪前沿,均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版特整理介绍这些项目的创新之处和临床价值,以飨读者。  
  基础研究:紧追前沿,为临床开拓新路径  
   
  胶质瘤血管生成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肿瘤血管生成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尚未阐明,严重阻碍了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的应用。解决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科学问题必须阐明两个环节,即调控分子和始动细胞。本项目始于1987年,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和细胞机制,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研究。创新点与主要贡献包括揭示出肿瘤微血管构筑特征及其调控分子,率先提出“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T-MAP)”的新概念,并进行抗血管生成抗肿瘤药物设计与选择的新思路,研制出新的抗血管生成化合物;率先发现肿瘤干细胞具有触发血管生成的作用,阐明了肿瘤干细胞始动和参与血管新生的三条途径等。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卞修武)  
   
  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病理生理功能及调控研究  

  本项目发现在炎症、感染、自身免疫和肿瘤性皮肤病中,检测到角质形成细胞可分化表达多种免疫相关分子,为鉴定皮肤免疫反应类型提供了基础资料;在体内外实验及动物实验中发现,角质形成细胞有抗原呈递功能,受免疫细胞攻击后,发生针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特异免疫应答反应,为采用免疫干预方法治疗以角质形成细胞为靶标的疾病提供了思路;角质形成细胞能够合成结合珠蛋白,且在炎症反应状态下合成加剧,进一步说明了角质形成细胞在一些皮肤免疫应答反应中有可能通过结合珠蛋白条件朗格汉斯细胞功能;发现小鼠GPI锚泊蛋白缺失后,可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影响角质形成细胞生理-病理进程;发现国人皮肤生理表征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是干性皮肤;紫外线、药物等是影响皮肤表面特征,而采用现代光学技术、某些药物(如维甲酸)或功能性护肤品可有效改善国人皮肤的表观改变。  

  本项目工作为免疫干预治疗炎症性、变态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临床调节皮肤生理表征提供了具体资料和操作指导。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兴华)  
   
  髓系白血病细胞分化相关信号转导途径及关键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在临床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20多年来,有关白血病发病和治疗的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项目通过运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环腺苷酸(cAMP)、干扰素、维甲酸和氧化砷等多条与白血病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途径开展研究,并对这些信号途径所涉及的某些关键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深入挖掘,旨在进一步阐明髓系细胞分化成熟的分子机制。  

  该项目所取得的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医学研究价值,对于推动白血病发病和治疗的分子机制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意义,也为拓展诱导分化疗法在临床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有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对于未来新药的开发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童建华)  
   
  人体免疫应答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抗病毒疗效的研究  

  目前,国际上缺乏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案。该项目历时10年,通过对大样本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建立了多种肝损伤动物模型,全面阐述了HBV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的特点及致病机制,深入研究了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发现多个与疾病进展密切关联的免疫学因子,提出了我国大样本HBV感染人群外周血T细胞和DC亚群的参考值范围,完成了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动物试验研究,开展了自体CIK细胞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并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范。本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和原创性成果,对于全面阐明HBV引起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判断HBV慢性感染各阶段的免疫状态、指导抗病毒治疗和评价疗效以及建立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CIK细胞作为治疗慢性乙肝的一种新的方法,在部分医院得到了推广,为慢性乙肝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和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王福生)  
   
  异种(猪)皮肤替代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烧伤是平、战时常见的外伤之一。创面修复是烧伤救治的关键环节,创面类型不同,修复方法不同。对于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异体皮+自体微粒皮移植是公认的最有效的修复方法,但异体皮来源极度匮乏。针对这一难题,本项目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创面修复材料,即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动物移植实验与临床应用均取得了与异体皮同样的修复效果,验证了选择性去细胞猪皮取代异体皮用于修复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创面的可行性。  

  本项目研制的皮肤替代物来源广泛、费用低廉,彻底摆脱了异体皮来源匮乏的困境;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创面修复质量,降低伤残率,提高烧伤整体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柴家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耐药性的特点及分子特征研究  

  金葡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是引起危重感染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重要病原菌。该项目通过多项创新性研究,从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患者治愈率;对促进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院感中发挥关键作用;提高了国际学术影响力;成果在国内10家大型医院推广;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及时、有效的控制金葡菌感染,可减低病人医疗费用,还为开发新型抗菌药提供依据。  

  (项目第一完成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王良兴)  
   
  一种新现高致病细菌的发现及其毒力进化和防控研究  

  本项目在两起不明病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998年江苏和2005年四川)现场分离到病原并鉴定为猪链球菌2型(SS2);感染者出现了从未报道过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这一新临床类型,抗生素治疗仍不能挽救生命,病死率达80%以上,表明我国SS2因毒力变异产生高致病菌株。还发现89K毒力岛样结构;发现致病性正调控分子开关;发现PAI89K获得和丢失的分子机制;发现IV型分泌系统介入该菌致病机制;发现超级致病菌株;发现保护性蛋白;发现一组重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现活疫苗菌株。  

  (项目第一完成人: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唐家琪)  
   
   
临床研究:突出创新,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脊柱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是常见病、多发病,常需要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经济费用高,带来极大的家庭和社会负担。用微创技术解决上述疾患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该项目针对这一国际性前沿课题,经10多年的努力,运用影像学、解剖学、生物力学和生物材料学等多个学科,对微创脊柱外科的相关理论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原创性地设计了系列新术式及相关器械,并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理论。创新的系列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功能恢复快和愈合率高等优点,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项目第一完成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池永龙)  
   
  烧、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与严重脓毒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烧、创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死率高,救治极其困难,已成为现代烧、创伤外科和危重病急救医学面临的世界性难题,开展其研究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项目采用动物实验和多中心临床前瞻性试验,系统、深入探讨了免疫功能障碍在严重烧、创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意义,并提出了新的理论学说、诊断标准及针对性调理措施。  

  该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很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进一步提高烧、创伤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救治水平、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姚咏明)  
   
  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重建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该项目通过调整或重建膀胱神经再支配的系列研究,探索不同脊髓损伤平面造成的不同类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方法,进而用于临床,以改善截瘫病人排尿功能,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该项目发明的利用截瘫平面以下残存的骶1前根与骶2(骶3)前根吻合建立新的扳机点排尿、利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脊神经根,通过腓肠神经移植建立新的腹壁反射-脊髓-膀胱反射通路、利用正常腰骶神经根作为动力神经进行膀胱功能重建术、膀胱感觉功能重建术以及膀胱电刺激排尿术等多项新手术,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准予临床使用。现已临床应用245例,并在国内22所医院推广应用,改善了截瘫病人的排尿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第一完成人:上海长征医院  侯春林)  
   
  卵巢癌病变进展机制与阻遏策略研究及应用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确诊时70%患者已为晚期,尽管手术和化疗近几十年来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但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30%左右,因此探讨卵巢癌病变的机制及其阻遏策略是当前妇科肿瘤学学者十分关注的焦点。该项目针对在该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证实的卵巢癌组织及其相关标本,建立了标本库,对与上述标本库相一致的卵巢癌患者的信息,包括临床资料、病理资料、随访数据,连同标本一起进行收集、制备、保存,同时实行信息化管理,实现有效地存储、查询、统计分析和图文打印等功能。同时利用多种技术和实验方法,对卵巢癌腹腔局部免疫缺陷和耐药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索了相关阻遏策略,为探索卵巢癌治疗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该研究揭示了上皮性卵巢癌病变进展的特征与形成机制,并探索了阻遏其病变进展的相关策略,为卵巢癌治疗新方法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第一完成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谢幸)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防治技术及推广  

  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简称“闭青”)的防治技术存在着干预效果差、手术并发症高等问题,因而青光眼致盲率长期居高不下。为治疗闭青、降低青光眼盲,本项目组自1995年开始进行了我国闭青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对之进行推广,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闭青防治技术体系。该项目组建立了1个闭青的诊断体系、2个治疗模式、1个早期诊断技术、改良评价了3项治疗技术、研发了1个检查设备。通过技术的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改良、再创新,使闭青的筛查效率提高了30%,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提高了30%,小梁手术率由80%下降到30%;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本项目为我国闭青防治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再到模式的完整技术体系,使我国闭青防治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第一完成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王宁利)  
   
  乳腺癌早期诊断及微创治疗关键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研究并阐明乳腺癌的发病规律和机制、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及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是乳腺癌研究领域广受关注的关键问题。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从个层面研究并阐明乳腺增生病癌变的部分发病机制,提出临床监测和筛查指导意见;创用和改进多种乳腺癌诊断方法,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率先提出身心一体化康复的乳腺癌微创外科治疗理念,建立乳腺癌腔镜手术技术体系,制定出乳腺疾病腔镜手术应用指南。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姜军)  
   
  提高骨盆环肿瘤外科疗效的关键技术与临床应用  

  骨盆环解剖结构复杂、功能重要,同时又是骨肿瘤高发部位。骨盆环肿瘤恶性程度高,常为巨大肿瘤,历来为骨科难题。该项目以提高骨盆环肿瘤外科疗效为研究方向,历时26年,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包括:率先提出并应用骶骨肿瘤外科分型策略,提高了骶骨肿瘤治疗水平;率先应用半骨盆置换系列技术,提高了巨大骨盆肿瘤外科治疗水平;率先开展射频消融和原位微波热疗术治疗骨盆环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实现由“巨创”到“微创”的转变;率先开展骨盆环恶性肿瘤分子诊断及基因治疗系列基础研究,为其早期诊断及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等。  

  (项目第一完成人: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蔡郑东)  
   
  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研究  

  围绕精神疾病认知障碍,阐明其发生机制、寻找生物学标记与干预手段、阐明其神经环路基础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临床难题。该先导性研究的实施与进展,引领了国内本领域研究方向,为从认知障碍入手探讨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寻找生物学标记和超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了创新性研究思路、方法与证据。系统认知心理评估和利用多模态MRI在体探寻认知障碍神经环路基础被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医院推广应用,并用于大规模高风险人群筛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第一完成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张志珺)  
   
中国医药报记者 朱国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开放平台|免责声明|小黑屋|手机版|爱股网 ( 陕ICP备19013157号 )

GMT+8, 2024-5-4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